GB/T 6394-2017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发布时间:2017-02-28 实施时间:2017-11-01


金属的晶粒度是指金属中晶粒的大小,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晶粒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金属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因此,准确测定金属的晶粒度对于金属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的晶粒度测定,包括铸造、锻造、轧制、挤压、拉伸、焊接等工艺制备的金属材料。

测定方法如下:

1.试样的制备

试样的制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试样的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明显的划痕和氧化层。

2.试样的腐蚀

将试样放入腐蚀液中,腐蚀液的种类和浓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腐蚀时间应根据试样的材料和形状确定,一般为数分钟至数小时。

3.试样的观察

将腐蚀后的试样放入显微镜下观察,选择试样表面上的晶粒进行测量。观察时应注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对焦。

4.晶粒度的测量

采用线性测量法或面积测量法测量晶粒的大小。线性测量法是指在试样表面上随机选择若干个晶粒,测量晶粒的最大直径,然后计算平均值。面积测量法是指在试样表面上随机选择若干个晶粒,测量晶粒的面积,然后计算平均值。

5.结果的计算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试样的平均晶粒度。计算公式如下:

d = kλ / L

其中,d为平均晶粒度,k为常数,λ为光波长,L为晶粒的最大直径或面积。

相关标准:
GB/T 6395-2017 金属晶粒度的表示方法
GB/T 6396-2017 金属晶粒度的评定方法
GB/T 6397-2017 金属晶粒度的测量误差的评定方法
GB/T 6398-2017 金属晶粒度的测量结果的处理方法
GB/T 6399-2017 金属晶粒度的测量报告的编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