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9429-2012
草莓角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发布时间:2012-12-31 实施时间:2013-03-01


草莓角斑病菌是一种危害草莓的病原菌,能够引起草莓叶片、花朵、果实等部位的病害,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为了防止草莓角斑病菌的传播和扩散,需要对草莓进行检疫鉴定。本标准就是为了规范草莓角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而制定的。

1. 草莓角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草莓角斑病菌的检疫鉴定。

2. 草莓角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的基本要求

2.1 样品采集

样品应在草莓生长期采集,采集时应选择病叶、病花、病果等病部组织,避免采集健康组织。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2.2 样品处理

样品应在采集后24小时内进行处理,处理前应先进行外观检查,去除不符合要求的样品。处理时应将样品表面消毒,然后将样品切成小块,去除表皮和果肉,留下病部组织。

2.3 分离

将病部组织放入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培养皿中,进行分离培养。分离后应进行纯化培养,得到单一的病原菌菌株。

2.4 鉴定

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确定其为草莓角斑病菌。

3. 草莓角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的结果判定

3.1 阳性判定

如果样品中检测到草莓角斑病菌,即为阳性。

3.2 阴性判定

如果样品中未检测到草莓角斑病菌,即为阴性。

4. 草莓角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的报告

检测结果应在报告中详细说明,包括样品来源、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信息。

相关标准
GB/T 29430-2012 草莓病害检疫鉴定方法
GB/T 29431-2012 草莓病害检疫处理方法
GB/T 29432-2012 草莓病害检疫标准样品制备方法
GB/T 29433-2012 草莓病害检疫标准样品质量控制方法
GB/T 29434-2012 草莓病害检疫标准样品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