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9585-2013
剪股颖粒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发布时间:2013-07-19 实施时间:2013-12-06


剪股颖粒线虫是一种寄生在植物根系中的线虫,能够引起植物生长发育异常,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因此,剪股颖粒线虫被列为我国重要的检疫有害生物之一。为了保护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GB/T 29585-2013 剪股颖粒线虫检疫鉴定方法应运而生。

本标准适用于剪股颖粒线虫的检疫鉴定,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显微镜检查、鉴定结果判定等内容。具体步骤如下:

1. 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应在植物生长期内进行,采集时应选择病株或疑似感染的植株,根系应完整无损。采集的样品应立即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

2. 样品处理
样品处理包括根系清洗、处理液制备和样品处理等步骤。根系清洗应使用自来水或去离子水进行,处理液制备应按照标准规定的配方进行。样品处理时应注意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3. 显微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是本标准的核心步骤,应使用透明载玻片和显微镜进行。检查时应注意调节显微镜的倍数和焦距,以便观察到剪股颖粒线虫的形态特征。

4. 鉴定结果判定
鉴定结果判定应根据剪股颖粒线虫的形态特征和数量进行。如果样品中存在剪股颖粒线虫,应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以避免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总之,GB/T 29585-2013 剪股颖粒线虫检疫鉴定方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对于保护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标准
GB/T 29584-2013 棉花剪股颖粒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GB/T 29586-2013 番茄剪股颖粒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GB/T 29587-2013 玉米剪股颖粒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GB/T 29588-2013 大豆剪股颖粒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GB/T 29589-2013 小麦剪股颖粒线虫检疫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