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思巴文是藏文的一种书写方式,它是一种基于梵文的文字,主要用于藏传佛教的经文和文献的书写。八思巴文的字形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因此在藏族地区被广泛使用。
为了在计算机中输入、输出、显示和存储八思巴文,需要对其进行编码。GB/T 30875-2014规定了八思巴文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的32点阵字型忽必烈体的编码方式。其中,名义字符是指八思巴文的基本字符,变形显现字符是指名义字符的变形形式,32点阵字型是指每个字符由32个点组成的点阵形式,忽必烈体是指一种特定的字体。
该标准规定了八思巴文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的编码方式,采用了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nicode)的编码方式。具体来说,每个字符都有一个唯一的编码,可以用16进制数表示。例如,八思巴文的第一个字符“ཀ”对应的编码是0F40,第二个字符“ཁ”对应的编码是0F41,以此类推。
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八思巴文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的32点阵字型忽必烈体的显示方式。具体来说,每个字符由32个点组成,可以用0和1表示。其中,0表示该点不显示,1表示该点显示。例如,八思巴文的第一个字符“ཀ”的32点阵字型忽必烈体如下所示: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该标准的发布,为八思巴文在计算机中的应用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有利于八思巴文的传承和发展。
相关标准
GB/T 12345-2008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
GB/T 15834-2011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nicode)中的藏文
GB/T 20517-2006 信息技术 中文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GB/T 2312-1980 汉字内码扩展规范
GB/T 24247-2009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nicode)中的藏文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