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高能量、高电压、高电流、高频率等特点,对人类和设备都具有很大的危害。为了保护人类和设备的安全,需要进行雷电防护。本标准规定了雷电防护的总则,以指导雷电防护的实施。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如下:
1. 雷电:指大气中的电荷在云间、云地之间或云与物体之间放电的现象。
2. 雷电流:指雷电放电时通过物体的电流。
3. 雷电防护:指采取措施,减少雷电对人类和设备的危害。
4. 雷电防护层次:指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使用环境,将雷电防护分为不同的层次。
5. 雷电防护措施:指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接地、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
6. 雷电防护设计:指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使用环境,制定雷电防护方案。
7. 雷电防护施工:指按照雷电防护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8. 雷电防护检测和评估:指对雷电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
9. 雷电防护管理和维护:指对雷电防护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以确保其长期有效性。
基本原则
雷电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施工,合理布局,可靠运行,长期维护。
防护层次
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使用环境,将雷电防护分为四个层次: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和特殊防护。
1. 一级防护:适用于对人身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医院、学校、商场等。
2. 二级防护:适用于对设备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如电力、通信、计算机等。
3. 三级防护:适用于对设备安全要求较低的场所,如住宅、办公室等。
4. 特殊防护:适用于对特殊设备进行防护,如火箭、卫星等。
防护措施
雷电防护措施包括接地、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具体措施应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使用环境进行选择。
1. 接地:是最基本的防护措施,通过将设备接地,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2. 避雷针:是一种尖锐的金属导体,安装在建筑物的高处,通过放电将雷电引入地下。
3. 避雷带:是一种金属导体,安装在建筑物的周围,通过放电将雷电引入地下。
4. 避雷网:是一种金属网,覆盖在建筑物的顶部和周围,通过放电将雷电引入地下。
防护设计和施工
雷电防护设计应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使用环境,制定相应的防护方案。防护施工应按照防护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防护设施的有效性。
防护检测和评估
对雷电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检测和评估应定期进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防护管理和维护
对雷电防护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以确保其长期有效性。管理和维护应定期进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相关标准
GB/T 21714.2-2015 雷电防护 第2部分:建筑物的防护
GB/T 21714.3-2015 雷电防护 第3部分:电力系统的防护
GB/T 21714.4-2015 雷电防护 第4部分:通信系统的防护
GB/T 21714.5-2015 雷电防护 第5部分:计算机系统的防护
GB/T 21714.6-2015 雷电防护 第6部分:火箭、卫星等特殊设备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