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作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视听作品的不断增多,如何对其进行标准化管理和信息交流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23730.1-2009视听作品号 第1部分:视听作品标识符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视听作品的标识符的编制规则和使用方法,旨在实现视听作品的标准化管理和信息交流。
视听作品号是视听作品的唯一标识符,由数字和字母组成,具有唯一性和可识别性。视听作品号的编制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长度:视听作品号的长度为12位,其中前2位为国别代码,后10位为作品代码。
2.组成:视听作品号由数字和字母组成,其中国别代码由2个大写字母组成,作品代码由8个数字和2个大写字母组成。
3.编码方式:视听作品号采用ISO/IEC 7064:2003 MOD 37,36校验字符算法进行校验。
视听作品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显示:视听作品号应在视听作品的封面、片头、片尾等显著位置进行显示。
2.查询:视听作品号可用于查询视听作品的基本信息,如制作公司、导演、演员等。
3.检索:视听作品号可用于检索视听作品的版权信息、播放平台等。
视听作品号的标准化管理和信息交流对于视听作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视听作品号的标准化管理,可以实现视听作品的统一管理和监管,提高视听作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通过视听作品号的信息交流,可以促进视听作品的流通和交易,扩大视听作品的市场规模。
相关标准
GB/T 23730.2-2009 视听作品号 第2部分:视听作品号分配规则
GB/T 23730.3-2009 视听作品号 第3部分:视听作品号管理规则
GB/T 23730.4-2009 视听作品号 第4部分:视听作品号查询规则
GB/T 23730.5-2009 视听作品号 第5部分:视听作品号检索规则
GB/T 23730.6-2009 视听作品号 第6部分:视听作品号应用规则